當前位置:

誰踢球?中超限薪,主力年薪僅6萬!

來源: 24直播網(wǎng)

今日,一則消息在社交平臺上引起了廣泛關注:中超聯(lián)賽或將進一步限制球員的薪資。對此,我深感不解,甚至感到憤怒。即便當前經(jīng)濟形勢嚴峻,我仍堅決反對繼續(xù)限薪的舉措。

目前,中超本土球員的年薪已達到稅前500萬的高水平,只有極少數(shù)國家隊的球員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。而大部分球員,只能拿到平均水平的薪水。至于外援,他們的稅前薪水更是高達300萬歐元,但實際到手只有100多萬歐元。試想,如果給奧斯卡提供稅后300萬歐元的待遇,他或許早已決定留下。

然而,限薪的必要性何在?我們需正視一個現(xiàn)實,如今能支付得起頂薪的俱樂部已經(jīng)寥寥無幾。許多國腳所拿的薪水也只是平均水平,遠未達到稅前500萬的數(shù)字。以剛沖超的云南玉昆隊為例,他們的主力門將姚浩洋的月薪僅有5000元人民幣,相當于年薪僅6萬元。這樣的待遇,對于足球界來說顯然是極低的。

若繼續(xù)限制薪資,不僅會使俱樂部更加難以承受經(jīng)濟壓力,更可能導致家長們對讓孩子踢球產(chǎn)生疑慮。相較于足球,讀書至少能保證一生溫飽。如果足球運動員的薪資被限制在較低水平,那么即使他們達到頂尖水平,也難以獲得足夠的收入。這對中國足球青訓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。

有人提出降薪是為了逼迫像謝文能這樣的國腳去海外留洋。但事實上,中國球員是否選擇出國踢球,并非僅僅受經(jīng)濟因素影響。當前,中國本土球員的實力尚不足以直接與國外高水平聯(lián)賽抗衡。除了武磊之外,確實沒有其他國腳具備直接留洋的實力。因此,逼迫留洋的難度極大。

中國足球應該尋找更為有效的途徑來推動發(fā)展,而不是一昧地降低薪資。要想實現(xiàn)球員的海外發(fā)展,硬實力是基礎,同時還需要球員具備真正的夢想和決心。單純的降薪和逼迫并不利于中國足球的長遠發(fā)展。青訓是提升中國足球水平的根本途徑,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青訓的培養(yǎng)和發(fā)展,為年輕球員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。只有這樣,中國足球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