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

林葳場均20+未獲最佳獎,是否因得罪郭士強?

來源: 24直播網(wǎng)

本賽季,林葳的場均命中率雖然達到了40%,與同隊的鄒陽的48%相比,雖然都處在弱隊中追求分數(shù),但鄒陽的命中率明顯更勝一籌。這反映了球員在比賽中的實際表現(xiàn)和效率。

CBA本賽季常規(guī)賽各獎項已經(jīng)揭曉,令人注意的是,林葳雖然場均得分超過了20分,成為本土球員中的佼佼者,卻未能獲得任何獎項的認可。這讓人不禁要問,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?

就第一陣容而言,林葳未能取代如徐杰等外線球員的位置。即使在考慮第二陣容時,他也未能獲得一席之地。然而,同曦隊在賽季末成功打進季后賽,林葳的得分能力也功不可沒。因此,不給予林葳至少一個最佳榮譽的認可,似乎有些說不過去。

有傳言稱,林葳因為與郭士強發(fā)生口角甚至沖突,導致他在國家隊的前途受到影響。但這種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。國家隊的選拔與俱樂部完全是兩回事。就像同曦隊的郭昊文,他因場外事件常年被排除在國家隊之外,但這并不影響他在俱樂部中的優(yōu)異表現(xiàn)。每當他表現(xiàn)出色時,外界都會呼吁郭士強將其招入國家隊。

此外,郭士強也曾親臨同曦的比賽現(xiàn)場觀戰(zhàn),并與郭昊文進行溝通與交流,這無疑向外界傳遞了一種信號。如果郭昊文和張寧的例子都不能說明問題,那么我們還能從何處尋找答案呢?顯然,國家隊的選拔與俱樂部表現(xiàn)是兩個不同的評價體系。

林葳本賽季的命中率雖然不低,但他的參賽場次僅34場,關鍵時刻因傷缺席了同曦隊沖進季后賽的比賽。這使得他參與的比賽缺乏足夠的含金量,或許這也是他未能獲得獎項認可的原因之一。

總的來說,林葳在俱樂部中的表現(xiàn)無疑值得肯定,但他在本賽季的CBA獎項評選中未能如愿,這背后或許有著更為復雜的原因。我們期待他在未來的比賽中能夠繼續(xù)發(fā)揮出色,用實力證明自己,也期待CBA聯(lián)賽能夠更加公正地評價每一位球員的努力和付出。